Friday 13 December 2013

寓教於讀——語文教學新嘗試 -- 蘇展老師


  「為什麼做了大量習題,孩子的語文能力仍然不見提升?」相信不少家長都存在這樣的疑問。
在學習語言的最初階段,機械式的操練無疑是夯實基礎最有效的手段。然而,中文對於絕大部分香港學生來說,絕非一門陌生的語言。使用「題海戰術」學習母語,正如讓數學系學生背因數表學習數學——無關大局。
  孩子的語文能力薄弱,癥結在於缺乏語感。在教學中我們發現,孩子在閱讀、寫作時困難重重,主要存在閱讀速度慢、不會斷句、混淆中英語法、用詞單調、不能適應中文詞語的靈活多變等問題,而以上問題皆指向一種解決方案——閱讀。
  閱讀,絕不僅是將文字看在眼睛裏那麼簡單。閱讀,是把自己沉浸在文字營造的世界中,把自己變成這世界中的一員,隨文本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。唯有這樣,你才能體會到每一句話的情感,才會感受到每一個文字的分量,才能接觸到語言的核心……你才會發自內心地說,原來中文是那麼美麗的。
  事實上,以文學作品進行母語教學的手段在全球各地已被廣泛採用,且成就斐然。在英國,小學生並沒有英語課本,英語教育藉由閱讀兒童文學、寫作閱讀筆記完成。學生們因此非常熱愛英語,英國文學能夠普及、傳承,歷久彌新,恰能證明這一教學方法的成功。不難推知,同樣的教學方法運用在中文學習中,能夠取得怎樣的果效。
  必須注意的是,香港本土的中文環境——無論是中文讀物,還是中文教學——對於學生而言,都是不容樂觀的。市面上的中文書籍良莠不齊,更不用說報章雜誌用辭粗鄙的通病;學校教學仍以考試為重,偏愛應試教育這一味「速效藥」,而對「治本」的讀本教育敬謝不敏……
  智愛中文工作室致力於打破這一僵局。經過半年的構思及摸索,我們將於2014年推出全新的「愛上語文」課程。我們為學生挑選了六十餘部文學著作,作為閱讀的「文庫」。在新的課程模式下,老師將帶領學生們共同深入研讀這些文學作品,因材施教,培養學生對中文的興趣,激發孩子創意的火花。

「和書籍生活在一起,永遠不會歎氣」。與同學們共勉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